粤剧,是岭南地区最重要的表演艺术之一。 上世纪中叶,粤剧在香港生根、蓬勃发展;至上世纪末,受影视媒体冲击及港英政府之冷待,演出量顿减;九七回归以后,经多方努力,粤剧生机再现,并于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》。 回顾粤剧的发展,它在香港经历了各种难关和挑战,现时已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同:粤剧是值得保存和继承的本土艺术,也是传统中华文化及文学的载体。 香港八和会馆是粤剧艺术从业员的专业组织,对于承传粤剧责无旁贷,我们一直坚持和秉持粤剧的「道统」。
从2012年起,八和得到粤剧发展基金,和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的支持,成为油麻地戏院的场地伙伴,并推出「粤剧新秀演出系列」,至今已有159位粤剧新秀演员,得到一群粤剧「老倌」 (包括李奇峰、罗家英、新剑郎、龙贯天,到近年加入的几位旦角名宿尹飞燕、王超群、陈嘉鸣)的倾囊相授,有系统地将粤剧艺术承传下去。 九年来,新秀演员接受超过4600小时的训练,并演出了超过700场的正场演出。 当中有不少剧目在香港较少上演,更有一些是艺术总监的首本戏,希望能将粤剧的「道统」好好传承下去。 除了对新秀演员的培训,我们更在群众演员、舞台监督(提场)、乐队、服装及布景等岗位中,起用不少新进从业员,务求让粤剧得以全方位承传。 历经九年的努力,很欣喜已见到不少新秀已羽翼渐丰,为观众爱戴、班主聘用,这个计划的意义不言而喻。
除了培训粤剧从业员,粤剧观众的培育也是我们非常关心的一环。 无论是提升现有观众的鉴赏能力,抑或向新一代介绍粤剧,对粤剧的承传均有决定性的作用。 在过去九年,我们举办了超过200场观众拓展活动,包括:旅游专场、导赏讲座、各式各样的社区推广场、合家欢演出及创意活动。 除了向来自不同年龄层、初次接触粤剧的观众介绍粤剧,更带领观众从不同角度欣赏粤剧的曲词、文本、功架和身段,希望观众能在娱乐以外,有更多的得着。 此外,我们更举行了超过60场学生专场,接触了超过12.000位来自小学、中学和大专院校的师生,在他们心里放下了「进剧场看粤剧」的种子。 「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」,我们期盼这些种子早日发芽、茁壮成长。
粤剧的发展,除了我们从业员要努力承传外,还需要一代又一代观众的支持和守护,希望全港巿民能和我们共同爱护及支持,也多介绍身边的朋友进剧场看粤剧。本计划即将踏入第十个年头,由2021年开始,我们很荣幸得到老倌吴仟峰及吴美英加入艺术总监团队,共同培育新秀。面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前路,愿我们携手乘风破浪,让粤剧再次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及艺术。
香港八和会馆主席
汪明荃博士
2020年12月23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