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朝剧作家关汉卿,体恤穷苦百姓,传诵后世的剧作皆反映现实,为含悲受屈者吐一口怨气,向社会提出批判和反思,例如脍炙人口的《窦娥怨》。名伶阮兆辉的妙笔生花,率先于2008年香港艺术节,把关汉卿剧作重新编写成粤剧短篇。而且每部短篇皆是精品,《赵盼儿风月救风尘》、《望江亭中秋切鲙旦》及《关大王独赴单刀会》。2018年,也于《四代同堂》重演。
这些粤剧精品,不是一般生旦爱情剧,但却是戏味浓郁的经典。它们仿照元杂剧模式,以数折戏来呈现,如《赵盼儿风月救风尘》:〈赚婚〉〈驰救〉〈反赚〉、《望江亭中秋切鲙旦》:〈惊变〉〈切鲙〉〈重旨〉及《关大王独赴单刀会》:〈问计〉〈训子〉〈刀会〉。
《赵盼儿风月救风尘》讲述妓女宋引章本与安秀实有约,后被恶少周舍花言巧语所迷惑,不听结义姐妹赵盼儿相劝,嫁给周舍。婚后宋引章饱受虐待,唯有向赵盼儿求救。赵盼儿设计引诱周舍,要周舍先休了宋引章。周舍果然中计,休书到了赵盼儿手中。
这部戏正面人物是赵盼儿,施展以弱胜强的妙计,采用机智诙谐手法,表达对长期受压迫下层百姓的深切同情和怜悯。戏内明朗的唱词,辛辣的语言,揭露了周舍丑态。观众也喜见赵盼儿以「风月」制「风月」,让人体悟到无论出身如何,不能低估自身的力量、不能屈服于压迫者的淫威,只要敢于险中求胜、善于应变,命运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《望江亭中秋切鲙旦》是富有浪漫色彩的传奇,令人想起唐朝的侠女。书生白士中娶寡妇谭记儿为妻,权贵杨衙内欲夺之。杨衙内从皇帝处取得诏书势剑,前来取白士中首级。谭记儿扮成渔妇,给杨衙内献鱼,并卖弄风情,灌醉杨衙内,盗取诏书势剑而去。杨衙内因此被贬为庶民。
这部传奇作品并非公案剧,布局心思慎密,尽显谭记儿的智勇双全、不畏权势。正因剧情独特,人物性格鲜明,弥漫着侠骨仁心的高尚情操,还被改编成京剧《望江亭》和川剧《谭记儿》。封建社会中,妇女长期受到封建礼教的诸多限制,剧中的谭记儿显得更加难能可贵。剧作成功塑造了生动活泼的谭记儿,为捍卫自己的理想生活,而展开生死搏斗。
《关大王独赴单刀会》说三国时,鲁肃为了索还荆州,请关羽过江赴宴,暗中设下埋伏。关羽接到书函后,明知是计。关羽依然带周仓一人,单刀赴会。关平、关兴率领大军在江边接应。席间二人言辞交锋,鲁肃不能取胜。关羽遂抓住鲁肃上船,令鲁肃不敢动用埋伏的军士,关羽最后安然而回。
这部戏主要渲染关羽的英雄形象,浩气冲霄,然后转入惊险的单刀会,所以昆曲名家侯少奎有《单刀会》,尽显净行的表演艺术。戏剧冲突放在最后一折,关羽会见鲁肃,双方对立。从特定情势和人物的精神境界,揭示关羽的内在威力,达至「传其神,写其心」的艺术效果。这种凝练的艺术手法,令到观众非常投入,跟随剧中人物进入戏剧的高潮。
撰文:岳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