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賞文章:智勇雙全,非一般生旦戲

  • 公佈日期

    27. 08. 2020

元朝劇作家關漢卿,體恤窮苦百姓,傳誦後世的劇作皆反映現實,為含悲受屈者吐一口怨氣,向社會提出批判和反思,例如膾炙人口的《竇娥怨》。名伶阮兆輝的妙筆生花,率先於2008年香港藝術節,把關漢卿劇作重新編寫成粵劇短篇。而且每部短篇皆是精品,《趙盼兒風月救風塵》、《望江亭中秋切鱠旦》及《關大王獨赴單刀會》。2018年,也於《四代同堂》重演。

 

這些粵劇精品,不是一般生旦愛情劇,但卻是戲味濃郁的經典。它們仿照元雜劇模式,以數折戲來呈現,如《趙盼兒風月救風塵》:〈賺婚〉〈馳救〉〈反賺〉、《望江亭中秋切鱠旦》:〈驚變〉〈切鱠〉〈重旨〉及《關大王獨赴單刀會》:〈問計〉〈訓子〉〈刀會〉。

 

《趙盼兒風月救風塵》講述妓女宋引章本與安秀實有約,後被惡少周舍花言巧語所迷惑,不聽結義姐妹趙盼兒相勸,嫁給周舍。婚後宋引章飽受虐待,唯有向趙盼兒求救。趙盼兒設計引誘周舍,要周舍先休了宋引章。周舍果然中計,休書到了趙盼兒手中。

 

這部戲正面人物是趙盼兒,施展以弱勝強的妙計,採用機智詼諧手法,表達對長期受壓迫下層百姓的深切同情和憐憫。戲內明朗的唱詞,辛辣的語言,揭露了周舍醜態。觀眾也喜見趙盼兒以「風月」制「風月」,讓人體悟到無論出身如何,不能低估自身的力量、不能屈服於壓迫者的淫威,只要敢於險中求勝、善於應變,命運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
 

《望江亭中秋切鱠旦》是富有浪漫色彩的傳奇,令人想起唐朝的俠女。書生白士中娶寡婦譚記兒為妻,權貴楊衙內欲奪之。楊衙內從皇帝處取得詔書勢劍,前來取白士中首級。譚記兒扮成漁婦,給楊衙內獻魚,並賣弄風情,灌醉楊衙內,盜取詔書勢劍而去。楊衙內因此被貶為庶民。

 

這部傳奇作品並非公案劇,佈局心思慎密,盡顯譚記兒的智勇雙全、不畏權勢。正因劇情獨特,人物性格鮮明,瀰漫着俠骨仁心的高尚情操,還被改編成京劇《望江亭》和川劇《譚記兒》。封建社會中,婦女長期受到封建禮教的諸多限制,劇中的譚記兒顯得更加難能可貴。劇作成功塑造了生動活潑的譚記兒,為捍衛自己的理想生活,而展開生死搏鬥。

 

《關大王獨赴單刀會》說三國時,魯肅為了索還荊州,請關羽過江赴宴,暗中設下埋伏。關羽接到書函後,明知是計。關羽依然帶周倉一人,單刀赴會。關平、關興率領大軍在江邊接應。席間二人言辭交鋒,魯肅不能取勝。關羽遂抓住魯肅上船,令魯肅不敢動用埋伏的軍士,關羽最後安然而回。

 

這部戲主要渲染關羽的英雄形象,浩氣沖霄,然後轉入驚險的單刀會,所以崑曲名家侯少奎有《單刀會》,盡顯淨行的表演藝術。戲劇衝突放在最後一折,關羽會見魯肅,雙方對立。從特定情勢和人物的精神境界,揭示關羽的內在威力,達至「傳其神,寫其心」的藝術效果。這種凝練的藝術手法,令到觀眾非常投入,跟隨劇中人物進入戲劇的高潮。

撰文:岳清